算命,八字,打分
昨天在此:《别扯淡!不止一个学霸说了,的复习方法就是题海战术》,推荐结合阅读。
进入期末复习了,经常会做一些练习题。
有一天测验完了,在判卷子,题目不算难,打起钩来就像行云流水,我心里真美啊!
偶尔有错题,我心里想:谁还不出个错啊?孩子们也不容易啊!嗯,估计家长们和我想的差不多。
等到一算分,我傻眼了。一道题分,错了道扣分,得分,然而只够良的标准了。(以上才是优。
难免觉得不值。
不过是错了道题,道分值高的题,如果同样错道,但是分值低,分、分,不就是优了吗?
但是,题目的分值比例就是这样安排的啊!规则就是这样制定的啊!
题目不同,考查的知识点也不同,难度和重要性不同,分值自然不同。
说白了,为什么有的孩子能一题不错,有的孩子错分、分的题,你却错分的题呢?
实力如此啊!
一次两次考、,可以说是失误,如果几次考这个成绩,得不了优,可能孩子的水平就是达不到优,就是离优一步之遥。
这一步之遥,
是平时上课、听讲、发言、作业的状态的反映,
是很多很多天的付出的反映,
是一点一滴的累积起来的反映。
于是,我发现了做练习题的正确打开方式:
一、如果做了题,不批改,还不如不做!
二、如果做了题,批改了,不订正,还不如不做!
三、如果做了题,批改了,订正了,但是没改对,那么并不好!
四、如果做了题,批改了,订正了,改对了,但是没有分析错因,那么也不好!
五、如果做了题,批改了,订正了,改对了,但是没有得分数,那么你可能也不明确孩子的学习真实水平!
六、如果做了题,批改了,订正了,改对了,得了分数,分析了错因,但是没有进行针对性练习,那么也达不到理想的。
我们的教学习惯,在每个单元学完以后,会先复习、做一套模拟练习,然后完成统一下发的单元练习试卷。
有一次听同事说起班里学生,是怎么用这套模拟练习的呢?自己做一做就完了。很是惊讶——就做一做?不看看做对了没有?
怪不得,练习了,但是没有呢!
怪不得,你这么辛辛苦苦地学习,但是总考不过那个看起来总是玩的同学呢!
敲黑板:
家长给孩子辅导课,布置作业的时候,一定要检查,孩子做题的正确与否。不然等于白做。
我在班里做过测试:练习册上的练习题,计时完成,我发现%的同学,都能很快做完,完成的速度,大大超过预期。
但是,正确率不行,能一次做全对的同学并不多。
所以,就要进行订正了。
这一次,完成的速度,大大低于预期。
我看了一下具体情况:一部分同学错误极少,所以一分钟就改对了,完成了这项作业。
很大一部分同学,要么是改不对,要么是不会改,要么是根本不改,我不叫着不看着不催着不逼着,都不改。
?
很多同学并没有养成及时改错的好习惯,潜意识就认为:作业做完了,就是完了。其实,离真正的完成还远着呢!
敲黑板:
作业中的错误及时改错,是和及时完成作业一样重要的好习惯。
其实,每天的工作量,可能并不是备课(备课可以在家里自己备,不用求着学生啊),也不是批改作业,而是反复改错,找那些不抓紧改错的同学,盯着讲、改、讲、改……
有个别同学,总是改不对、改不对、改不对……所以每项作业,他都要花费几倍于别人的时间,才能完成。
效率这么低,哪有时间玩儿呢?没有时间玩儿,哪有学习的积极性呢?
你明白孩子为对学习并不积极的原因了吧?
敲黑板:
孩子的作业总是出错,错误总是改不对,是一个很危险的信号,一定要引起绝对的重视了,要从孩子课堂学习的状态着手去了解,去找方法和对策。
批改作业的时候,我经常哭笑不得,有的学生同样的错误一而再、再而三出错,总是改不了。
比如:鸟字的第一笔撇,方向写反了。一直错,每次改对了,下次写的时候还是错。
比如:口算总是错一题,但总觉得是因为粗心,不下夫去练。
终于有一次在要计分的测验中错了这个字,错了这道题,扣了分,考不了满分,或者考不了优了。就一定能吸取教训了吗?
那也不一定!
因为并没有重视这个错误,总觉得是因为粗心,只要下次细心点儿就不会错了。
却没想到,细心不是想想就能做到的,是平时的练习,养成的习惯。平时没重视,就没养成好习惯,考试的时候,也不会因为你想了,你下了决心,就能改变的。你一遇到同样的题目,仍然是同样的反映,犯同样的错误。
敲黑板:
平时的作业就要细心,才能尽可能保证考试的时候不粗心!
我初中的时候,有一位实习的数学,讲课好,又敬业,全班同学都很喜欢他。实习期满,他走的时候,我们给他开了一个欢送会,当时他给我们讲了他的真实经历。
他说,高考的时候,他有一道数学题,标错了数轴的x轴和y轴,白白丢了0分。本来是上北大清华的水平,一下落了志愿,才读了师范大学。那时候他在实习,应该是已经即将大学毕业,四年了,提起这件事,他仍然眼圈红了,那种后悔、懊恼、失意、打击,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中,至今难忘。
所以,平时的学习中,千万要尽力不留下遗憾。你总以为马虎一点儿没什么,但是次数多了,就养成了坏习惯,想改都改不了。一不留神,摔一个大跟头,让你后悔莫及,甚至抱憾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