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居易,卜居易算命,算命
君子居易以俟命
我们应该选择样的?应该选择样的工作?我们应该选择样的态度?样的工作态度?或者说怎样选择?无论我们是否意识到,人生无时无处不在做选择,如何选择当真是个大问题。
《中庸》有句话我印象很深,"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这句话这样翻译:君子处在平易的地位,等候天命的到来,小人却是冒险去妄求非份的利益。
我理解"居易"的易应作平易、容易、简易解,若把"居易"和"行险"理解为行为模式的选择,那么"俟命"就是"居易"的理由,"侥幸"自然也就是"行险"的目的。
就是说一个真有修养的君子,、工作非常平常,做容易的事,做简易的事,平易近人,做到真平常,是真不平常的修养,做到真容易是真不容易,做到简易是真不简单。"俟"即等,即待,这是时刻准备着的状态,易经里有"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的,"待时而动"就是俟。"俟命"即是等天命候天时,等待命运的召唤,"命"就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天",即是大道、天道、规律。一个人无论事都能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举重若轻,被旁人夸"命真好,这样就能做成",也许他自觉不自觉地暗合了冥冥中的命运,做了应该做的事,走了应该走的路,说了应该说的话,方能如此行有余力,或者说做了正确的选择就是"居易"。
"小人"相对君子而言,即是凡夫俗子,并非有特别的贬义,"小人行险以侥幸",大部分凡夫俗子做人做事的一般行为模式都是存着侥幸心理,所以"行险",行险就是投机取巧,就是不肯下踏踏实实的夫,能偷懒则偷懒,能占便宜则占便宜,好走捷径,多快好省,好冒险以求偶然的幸运。
选择当君子还是小人?选择"居易以俟年"还是"行险以侥幸"?对于第一个问题,恐怕没有人愿意承认自己想当小人,或者说人人以为自己是君子。对于第二个问题,想过选择"居易以俟年"还是"行险以侥幸"的人恐怕凤毛麟角,但每个人都在用行动做选择,绝大多数人不自觉地"行险徼幸"。说到这里矛盾已无法回避,从思想意愿(君子或小人和行为(居易或行险两个维度考量,有君子居易的真君子,有君子行险的伪君子,有小人居易的伪小人,有小人行险真小人。君子小多数时候很难分清,听其言观其行,上不怨天,下不尤人,君子居易以俟命。
居易以俟命是做事的智慧。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就象登高一定要从低处开始,行远一定要从近处出发,这是大道,是天道。欲速则不达,违反规律必受有报应,现在这个无处不"行险"的时代,人定胜天、迎难而上、知难而进是英雄,知难而退、顺其自然是不求上进。记得老子有言,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
居易以俟命也是做人的智慧。听说过白居易吗?听说过的"世界排名前十位"的奢侈品吗?生命的觉醒开悟、一颗、喜悦、爱的心、背包走天下、经常回归大自然、安稳平和的睡眠、享受属于自己空间与时间的、身体内外的健康,内心深处的喜悦……充满居易的智慧。听说过的对联吗?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寻平处住,向宽处行。活生生是"居易以俟命"的写照。
居易以俟命是积极、有敬畏心的人生态度,"居易"是主动选择和坚守"易"的取向,有水往低处流、善利万物而不争的韵味,受阻则止,则转,随时适应环境,义无反顾往,无孔不入,若形势使然纵然耗上千年万年以俟命,也要水滴石穿。"俟命"是尊重规律、敬畏天命、耐心等待,份守己、守职不废、乐天知命,是义无反顾、舍身成仁、视死如归。如此人生,应了阳明先生遗言:"此心光明,夫复何求!"
前面的讨论都是站在被动的、从属的角度,站在主动的、领导者的角度探讨如何选择,"居易以俟命"是否行得通呢?答案在中庸!把居易以俟命,前后文一起来看:
子曰:"在上位,不凌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礼记·中庸》
细细品味,"君子居易以俟命"竟然主要是对"在上位"的领导者而言的,核心要点是"正己而不求于人",做到不凌下,上不怨天,下不尤人也算动德了。但是十年的媳妇熬成婆,成了婆之后有多少新婆婆还惦记着媳妇的难处?有多少婆婆憋着一股劲变本加厉地出一口当年的恶气?其实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以居易之心待人,人亦以居易之心相待,彼此都可以居易以俟命,反其道而行则彼此都难以居易。道理大家都会讲,但知易行难。
《慎子·民杂》有段话可作的注脚:"大君不择其下,故足也。不择其下,则易为下也;易为下,则莫不容;莫不容,故多下。多下之谓大上。"大意是说,英明君主不挑选属下,所以兵强马壮,因为不挑剔,所以很容易成为他的下属,很容易成为他的下属,所以无所不容,无所不容,所以队伍庞大,队伍庞大那才是真的大。"大君不择其下",应了谚语:有容乃大。
效法君子居易以俟命,多存敬畏之心,从小处着眼,从易处着手,简易做事,平易待人,容易处世,会让我们的更简单一点、更平和一点、更愉悦一点、更逍遥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