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哪里算命准的


三孝口

为了减轻老母痛苦,三子竟轮番用嘴吸取浓血,并四处寻访名医偏方。然此疾病当时属不治之症,无法治愈。三子又进入寺庙烧香拜佛,恰碰上一位算命先生,先生知此病无法治愈,慰籍道:“若想治愈老母疾病,非补以人肉汤汁不可。”本是托词,三子竟然信以为真,各自割下腿上一块肉熬成汤汁,喂其老母。

办法用尽,终未能挽救老母性命。老人咽气后,三子痛哭不已,变卖家产,买来棺材,为老母料理后事。熟知当夜发生火灾,火势越烧越旺。为了护卫老母棺柩,三子竟以身伏于棺上,誓与棺柩同存亡。

大火过后,一条街的房屋烧为灰烬,三子皆死,老母棺柩完好如初。关于这段感人的,清嘉庆八年《合肥县志之人物志》曾这样记载:“张梅、张裕、张松兄弟三人亲丧,殡于室,邻火卒起,棺不及移,三人号恸伏棺上,誓与俱焚,三人皆死,棺独完好。”

为了纪念这三个孝子的,后来人们将金寨路至环城西路这一段长江中路称为三孝子街,而把长江路与金寨路交口处习惯称之为三孝口。

大蜀山钥匙

传说当年三孝口街心有块红糙石,其下藏着大蜀山的钥匙。若能拿到此钥匙,就能打开大蜀山的山门,取得大蜀山内的金银财宝。

不知是何年何月,有一贪婪之人,竟悄悄撬开红糙石,盗走了大蜀山的钥匙。这个贪婪之人盗得大蜀山钥匙后,赶到大蜀山,将钥匙往山上一放,果然听得一声震天动地的巨响,大蜀山门顷刻开启,万道金光从山门出。这霞光直刺得盗宝人两眼无法睁开,结果其财宝也没盗得。然就在此时,从山洞突然传出“哞哞”两声巨吼,随之窜出两条金牯牛。盗宝人耳听金牛哞哞叫声,赶快去逮。谁知金牛受惊,一牛直奔东南,潜入巢湖,一牛直奔西南,潜入深山。

又过片刻,大蜀山重又发出两声巨响,山门瞬间闭合。盗宝人惊慌失措之中,竟将大蜀山钥匙丢于山门内。从那以后,就再没有人能打开大蜀山的山门,大蜀山内的无尽宝藏也就长眠山中了。

再说那两条金牛,自大蜀山跑出后,就再没重返大蜀山中,而是经常出没于肥西县山南和三河镇附近。因此故,人们将金牛经常出没的地方名曰“金牛村”。至今在庐江、肥西仍有“金牛”地名。

合肥饼

合肥饼久负盛名,在今合肥“四大名旦”糕点中,位居榜首。合肥饼的诞生,有着一段奇特的故事。

传说在元朝末年时,璋起兵反元,在攻打裕溪口时,其先锋张德胜想到,士兵在水上作战,若不解决好吃饭问题,定误战事。于是他便想到家乡曾有过一种糕点,若棋子般大,号称“金钱饼”,遂下令军炊仿照“金钱饼”,加糖馅并放大,成“饼”,以便士兵战时充饥。

如此,既解决了士兵战时吃饭问题,又省却了用炊吃饭的时间,赢得了战机。战士们首次吃到这种香甜可口的糕点后,士气大振,一举大败元朝官军。璋闻情,赞曰:“此真得胜饼也。”

到了晚清时,合肥饼已成为地方特产,其做工亦倍加考究。饼馅除白糖外,尚有冰糖、果仁、青红丝等,味道香甜。合肥人***在朝为官时,曾特地从家乡带上合肥饼,分送朝臣品尝,并特制部分奉献皇宫。

孰知慈禧太后品尝后,竟大加赞赏,吩咐再送。为了使送入宫中的麻饼确保上乘质量,***便指派大管家刘东泰坐肥监制。由此,合肥饼盛名远扬,刘东泰亦因合肥饼而成了合肥城一位远近知名的糕点作坊大师爷。

百花井

《合肥地名录》中云:百花井相传为五代吴王杨行密女儿百花公主府第中的井,这条巷子因井而得名。百花井巷有着一段神奇的传说。

相传唐末年间,合肥人杨行密任庐州刺史,他相貌奇伟,力举百斤,屡建战,是当时一位风云的人物。后官至淮南节度使,又被封为吴王。吴王有一女儿名为百花公主,嫁到合肥,吴王遂为女儿建造一座府第。

在百花公主府第的院中,有一口老井,此井深不见底,井水清澈,冬暖夏凉,且不论旱涝保持充足的水源。而百花公主每日必以井水为镜、临井化妆的美妙传说更是代代相传。

廻龙桥

在今合肥城西有处地名,曰“回龙桥”。此桥虽已不存,然地名未废。有关该桥的传说,虽历史久远,今天仍被很多人乐道不止。旧合肥城西南角有一座德胜门,相传打仗出征例须由此出门,方能得胜。

合肥自古多战事。如今德胜门内金寨路九州大厦和盛安广场间通往出版社的路,叫回龙桥路。关于回龙桥地名的来历,至少有两个版本。

、孙权回龙三国时,、孙权争夺合肥。率号称八十三万大军下江南,实力不可谓不强。但曹军多为北方人,不谙水性,来合肥的部分曹军便征召民船,日夜操练。

合肥地名中的筝笛浦、藏舟浦、斛兵塘,都和曹军训练水师有关。孙权部总体实力虽不如,但有、诸葛亮的支持,且吴国本来就地处南方,土兵多会水也惯于水战。因此,魏吴交战于合肥,可谓麻秸打狼-两怕着,双方都在寻找机会,以智取胜。

有一天,孙权亲率战船百艘来袭,行至合肥城中内河某处,忽见直立在一上挡住去路。而其北面,芦苇深深,水草密密,不可知内藏多少兵船也。孙权乍惊,随后佯笑,拱手向曹:“别来无恙。汝军兵贵神速也!”故作回头望,只见杏花村藏舟浦内旌旗猎猎,又拱手还礼,只是不卑不亢:“老夫当道,贵军恐难前进。失礼了!”孙权见状,只得下令折返。孙权乃吴国之君,也可谓“真龙天子”,这回头处恰有一道桥,后来被称为“回龙桥”。

、康熙回龙话说康熙皇帝有一位妃子,原是合肥人,龚鼎孳的干女儿。龚鼎孳被清廷诏任兵部尚书后,献干女儿与康熙,被定为贵妃。

有一次,贵妃想回合肥省亲,康熙心血来潮,颁旨拟亲自陪同。这下可忙坏了地方百官。合肥又是建行宫,又是为贵妃娘娘建梳妆楼,还要架天桥越过雨花塘从稻香楼直达德胜门内。这建楼架桥需要银子,盘剥的是民脂民膏,而康熙朝正是大清政局既定,老百姓亟需休养生息之际。

在京城的一位合肥籍大臣觉得不该糜费地方,又不好明阻銮驾,便机智地奏上一本:去敝乡路上,千里迢迢,水路须翻梅龙坝,旱路例走斩龙岗,恐犯圣讳。若贸然启行,龙体稍有闪失,臣等罪该万死!康熙帝听罢遂取消了御驾合肥的打算。合肥百姓已遭地方官吏层层加码,纳赋纳税献工献料苦不堪言,闻讯奔走相告,放鞭三日相庆。

他们把已备好的砖石在城内九曲河上建起一座大桥,取名“回龙桥”。回龙桥后来时建时圮,至***德胜门一带已多街肆门面,河道渐淤。上个世纪年代中期,人民政府自三孝口至德胜门外拓建金寨路,桥已不存。但回龙桥这个地名却保留了下来,也给合肥留下了可供谈资的与名人有关的历史掌故。

稻香楼

清嘉庆《合肥县志》为我们记录了稻香楼的来历:龚鼎孠从浙江退归家乡,建起稻香楼,一时间,成为文人吟咏唱和的场所。

稻香楼能够全国闻名,和龚鼎孠的哥哥、诗人龚鼎孳的推介是分不开的。不过另有一段,对稻香楼的知名度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龚鼎孳与当时的秦淮八大名妓之一顾媚,常共游、下榻稻香楼。这成了大清朝当时出名的八卦,从而也让稻香楼闻名天下。

顾媚工诗善画,精音律,尤擅画兰。她的诗词婉约清新,时人争诵;她独创的绘画技巧,成就了她一流的大画家地位;她更号称“南曲第一”,受到了当世名士们的热烈追捧。

色艺俱佳的顾媚,当然让才子龚鼎孳宠爱有加。他自己一直愿意做贰臣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原欲死,奈何小妾不从。”从妲己到顾媚,把和道德上的责任推到女人身上,也算是传统文人的一大特色吧。

因为诗界才子和伶界名媛的入住,稻香楼有了美丽的传奇。

稻香楼的存在,少则几十年,最多年,这是从龚鼎孳、龚鼎孠兄弟晚年到嘉庆《合肥县志》付梓推算出来的。近年来有人考证,龚鼎孳、龚鼎孠稍后,清大学士李天馥和李孚青父子到过稻香楼。

还有人指出新安画派石涛曾在稻香楼驻足月余,有庐州知府张见易和李孚青陪伴,饮酒作画,不亦乐乎,石涛和尚在其名作《巢湖图》的跋文中还叙及过此事。这就更增添了稻香楼的文化底蕴。

稻香楼历经风雨,后逐渐荒废坍塌。清人邵陵在目睹稻香楼遗存后有诗云:“惨淡郊原落日黄,一声秋笛下。高楼不见人危倚,依旧西风送稻香。”写得太沉重了。

其实,稻香虽没有了,但“稻香楼”这个地名却一直延续下来。年,安徽在此兴建稻香楼宾馆。现在的稻香楼宾馆内树木苍郁,竹影扶疏,鸟语花香,水光山色,浑然一体。这里先后接待过毛、、江、胡等党和及外国元首、政要等。年月,毛来合肥视察时入住稻香楼,其间还谈到龚鼎孳。

稻香楼,这个充满魅力和承载太多历史的地方,未来也许不仅仅只是一个城市路标。作为一个时代的人文符号,它将给合肥增添更多的文化内涵,不断唤醒一座城市的集体记忆。

点将台

合肥步行街上的明教寺原为的点将台,明教寺坐落于教台故址,教台是所建的一个军事堡垒,既可捍卫合肥城的,又可用以训练强手以拒东吴。

三国时,合肥为管辖之地,他曾多次来合肥部署对吴国孙权的战事。到南朝梁武帝时,据说因掘得一尊高一丈八的铁佛,于是在教弯台上建一佛寺,名铁佛寺,后到明朝改名为明教寺。

廉泉

在今合肥包公祠东侧,有一井,名曰“廉泉”。井水清澈可鉴,四时不竭。传说此井乃当年包拯授意所掘,特意遗于后人,告诫后人立世做人,务要像此井水一般清澈明净。若有对己行为不尽知详者,可面井水而视,当可照知。

一日,一姓臧的知府老爷信步至此,闻听廉泉井水清如明镜,且味绵甜,时正值盛热,其便乘兴叫随从汲来廉泉水,一来为解渴消暑,二来是要亲验传说的。孰知老爷一口井水刚下肚,即刻头痛不止,肚痛难忍,慌得其随从忙将老爷搀扶入轿,打道回府。后来人们经了解,方知该老爷乃一污吏。

到了清咸丰年间,一个名叫李国蘅的举人游览至此,其也乘兴品饮廉泉之水,喝后只觉清凉甘甜,并无不适之感,于是便写下了《井亭记》一文,称廉泉井水,“不廉者,饮此头痛欤”。由此,“廉泉”之水,廉者饮而可润肠解渴,贪者饮而可致头痛的传说便传开了。直至今天,此仍是人们乐道不止的一个话题。

螺蛳岗

在今合肥城东有处地名叫螺丝岗。曾名螺蛳岗。历史上这里曾是南淝河的一处滩地。当年这里是绿草茵茵,绿树成行。后来为何竟成了掘地三尺为螺蛳空壳的荒岗呢?说起来,这里有着一个美丽的传说。

当年,这附近住有渔民,终日以打鱼为生。其中有一老渔夫,孤寡一人,每日清晨出门打鱼,然后入市叫卖,换些小钱度日。虽甚清苦,倒也能勉强维持。

一日,老渔夫早早起床,和往常一样,连早饭也没吃,就背着鱼鱼篓下河捕鱼去了。老渔夫沿河跑了一二十里,撒了数百次,只捕得几条不起眼的小鱼。

眼看时近中午,老渔夫、焦虑交加,两腿一软,瘫倒于河滩之上。就在这时,突然狂风大作,河面掀起层层巨浪,老渔夫只得强打精神,起身回家。然就在这一瞬间,忽见河心有鱼儿频频跳出水面。

凭着多年打鱼的经验,老渔夫断定有鱼群来到。此时老渔夫也顾不上风大浪急,赶忙取出鱼,撒向河心,然后慢慢将鱼提出水面,竟只捕获一条不足半斤重的小红鱼。不过这条红鱼虽然不上斤两,但却鳞片闪光,美丽异常。老渔夫看着这奇丽的小红鱼,小心翼翼将其放人渔篓,失望地望着层层波浪撞击的河水,怏怏然打道回府。

到了家里,老渔夫将鱼鱼篓往地上一扔,身子往破床上一歪就躺倒了。此时,虽然他饥肠渴腹,却无心做饭。心想,今天如此倒霉,打不着鱼,却偏又遭风吹雨打,真乃倒运。想着想着,耳边突然传来似小女啼哭之声。

老汉甚感惊诧,赶快起身循声探去,只闻那是从鱼篓里传出来的。老渔夫慌忙打开鱼篓,只见那小红鱼嘴儿一张一张的,对老渔夫言道:“老爷爷,吾乃龙王之小女,今擅自出来游玩,不料被你住,若能将吾放回,日后一定厚报。”说罢两眼泪珠滚滚,甚是可怜。

老渔夫听罢小红鱼哭诉,惊恐万状,忙提着鱼篓一口气跑到河边,然后将小红鱼捧出,小心翼翼地将其放入河水中去。

小红鱼到了河中,翻起一个浪花,翘首对老渔夫说道:“今后若有事要我帮助,只要连呼三声‘红鱼姑娘’就行了。”说罢小红鱼在水中打了个旋,潜入水中游去了。

老渔夫望着泛波的河水,祈诚三揖,转身慢慢地向家中走去。当他踏至家门,推开门时,却遇上了意外的惊喜:只见桌上放着一大碗热气腾腾的白米粉,旁边还有一碗有红有绿若海藻一般的热菜。

老渔夫既惊奇又,因过度饥饿,也顾不得多想,便狼吞虎咽地将饭菜吃下。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老渔夫既吃饱了,心也不慌了,腿也不软了,心想若是天天能吃到这又香又美的饭菜那该多好啊。

说来也怪,自那以后,老渔夫每天打鱼归来,桌子上总是放着热腾腾、香喷喷的饭菜。老渔夫从此再不要为一日三餐担忧犯愁了。心情好,身体好,精神当然也好。老渔夫每天乐悠悠地出门打鱼,又乐悠悠地收归来,全然换了一个人。

日子一久,人们对老渔夫的变化甚觉奇怪,便纷纷议论开了。竟越说越奇,越传越远,将这事很快传到邻村刁小三的耳朵里。刁小三本是个远近闻名的地方一霸,平日里专靠谋黑钱、吃黑饭营生。

他获悉老渔夫的传闻,便留心察访。当其确信传闻属实后,便对老渔夫打起了坏主意。一日大清早,刁小三带着几个,闯入老渔夫家中,强令老渔夫交待原委。老渔夫乃一老实巴交的老汉,见刁小三这不速之客,早已吓得颤抖不止,哪里还敢相瞒,便据实相告。

刁小三听后,似信非信,便喝道:“老子今天想要一只大,你若能呼小红鱼送来,我方可信你言是真,否则,那可就不要怪我翻脸不认人了。”

老渔夫深知刁小三的恶劣品行,不敢有违,只得跑到淝河边央求小红鱼。小红鱼闻知老渔夫有求,便跃出水面,对老渔夫说道:“你回去吧,不要再愁了。”老渔夫回到家中,果见桌子上有一只金光灿灿的大。老渔夫用两只颤抖的手捧起大,未敢多瞅,就赶忙送给了刁小三,以换求。

再说那刁小三见到金的大,喜出望外,手舞足蹈,好半天才刁滑地对老渔夫说道:“你老人家真了不起,从今以后就算是我家的人啦,再不用去打鱼,受那风吹日晒之苦。”说到这里,刁小三贼眼珠一转,神秘地对老渔夫说道:“你每天只需到河边去一趟,让小红鱼送只大就行了。”

刁小三见老渔夫好半天没有反应,便收起诈的笑容,半阴半阳地说道:“这周围里里外外大概是没有不我刁某的脾气的,谁若敢不从我命,日子恐怕就不那么好过!”半晌,刁小三又补充道:“其实我这也是为大家着想,多了,我刁某富了,大家不也就都富了吗?”

胳膊岂能拗过大腿?老渔夫只得每天早晨去淝河边,哀求小红鱼送只大。而小红鱼每次给老渔夫送只大,身上就失掉一枚鳞片。日子久了,小红鱼身上的鳞片抖光了,再没有大送来。刁小三见此,认为是老渔夫故意刁难,便指使家丁施暴。

已近风烛残年的老渔夫那里还经得起拳脚相加,瞬间就被打死了。恰在此时,有一美貌少女飘然而至,缓缓走近老渔夫,俯身用泪水滴洗老渔夫的眼睛。老渔夫慢慢睁开眼睛活过来了,那少女却即刻变成一块彩石。彩石光芒四射,刁小三连同那些、恶棍均被彩石光芒射死,然后彩石化作一道青烟消失了。

从那以后,这儿的人们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老渔夫也照样每天去淝河打鱼,而刁小三所索取的那些金,却全部变成了螺蛳空壳。螺壳遍地,堆积成岗。由此,人们就把这里称为螺蛳岗。该岗今址在合裕路与当涂路交叉口南面。

操兵巷

合肥被称为“三国故里”,那么与三国有关的地点就不会少。在老城区漫步,你就会踏入一条历经千年的小巷。位于阜阳路和宿州路之间东西长约多米的操兵巷就是这样一个去处。

据说当时占据合肥,其部属与东吴孙权进行了多次战役,操兵巷就是因为曾在此操练兵马而得名。

两个版本的传说

提起操兵巷,眼前晃动的是金戈铁马,耳畔响起的是马嘶人鸣,就凭和一代枭雄搭上了界,虽称为巷,但也一定少不了大气磅礴的气势。然而,当你走进操兵巷时,才感到称之为巷真的是恰如其分,而且是再普通不过的一条小巷,让人不由得有些失望,别说铮铮兵戈之气,连一点孔武的也感受不到。

也是,一千多年的风雨变幻,足以洗刷掉任何历史痕迹,今天的操兵巷,和合肥老城区小巷一样,窄窄的巷道两边,布满了各式各样的小店,明显比别的地方陈旧的房屋,密密麻麻杂乱无章。

不过,毕竟地处闹市,来来往往的行人不少,都是行色匆匆。他们都在为自己的生计忙碌着,可能根本没有意识到脚下的土地竟然是古代将士练兵的地方,更不会去想象当年此地幕帐相连,士兵们舞弄棒,喊杀声震天的情景。

关于操兵巷的来历,我听到了两个版本。相传驻军合肥城中,军士到教台等演武厅,此小巷为必经之路。而每次上完习武课后,官兵都会在此舞弄棒,久而久之,无名小巷就被称为操兵巷。

还有人说昔日在操兵巷演练的并不是的,而是南宋时的淮西帅郭振的部下。乾道五年(公元年,郭振屯驻合肥,为防御金兵侵袭合肥,筑斗梁城。

当时在今天的操兵巷一带,到处是演兵操练的队伍,老百姓习惯把队伍经过的小巷称为操兵巷。从《庐州府志》的记载看,当年那一带极尽之能事:“自河入城之后,而民间之利甚溥矣。谷粒之出入,竹木之栖泊,舟船经抵县桥或至郡邑署后。百货骈集,千樯鳞次,两岸悉列货肆,商贾喧阗。因其地气疏通,人心愉畅,而官长之超擢者,缙绅之显达者,甲乙榜之多,土风之厚,民俗之醇,甲于他郡。”

到了明末清初,合肥城里出了个龚大司马龚鼎孳,他字孝升,号芝麓,后人称作“龚合肥”。龚家是合肥城里的望族,龚鼎孳在朝廷为官,合肥的家族自然鸡犬。

那时,从逍遥津公园到操兵巷这一地段都是龚家的财产,操兵巷也就一度改叫“龚大房巷”了。据老辈人,当年龚家房屋青砖碧瓦,高大气派,而周围穷人的房子都是些土坯屋,非常简陋。

操兵巷无兵可操

当然,民间流传最广的还是的兵马在此练兵的传说。省民俗学会秘书长王贤友说,合肥关于操兵巷的传说很多,小时候听大人讲,当年屯兵合肥时,的数量较少,远远比不上东吴的。为了迷惑敌人,命令士兵在操兵巷两头挖地道,士兵来来从这边进,从那边出,给敌方造成好像兵马很多的假象。

但有关专家学者却对此提出了质疑,因为三国时的合肥城并不等同于今天的合肥城,现在的合肥老城区其实在三国时是合肥之城外。史载当时的魏军屯军于今杏花公园和明教寺(教台一带。

民俗专家牛耘指出,说操兵巷是曹魏在此操兵演练是望文生义,三国时代的操兵巷周围还是一片水塘,而且地处郊外,人迹罕见,哪里有街巷。倒是南宋时的淮西帅郭振的确在此演练过兵马。

彼时,郭振为加强合肥城的防卫力量,抵抗金兵的南犯,把合肥城向北扩展,将今天的逍遥津至阜南路一线统统扩进了城内,后来,逐渐有了街市,有了小巷。根据多年前的合肥县志记载,此巷原名叫醋瓶巷,因为巷子里有一家酿醋作坊,酿造的陈醋香气四溢,老远就能够闻到醋香。

(信息

点击阅读全文

郑重声明:本文《合肥哪里算命准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