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观,算命
提起白云观,大家都不会陌生,但你是否全国各地的白云观呢?下面就盘点下各地的白云观。
北京白云观
初建于唐开元二十六年(,原名天长观,金明昌三年(,重修此观,改名为太极宫,金泰和三年(,太极宫毁于火。会五年(丘处机逝世,其在宫东建立道院,取名白云观。元代末年,长等建筑毁于兵燹,白云观独存。明末,观复毁于火,清朝又有所修复。
年定为道教会址。年拨款全面修葺,并对外。年,观被公布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年月日,白云观作为清代古建筑,被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北京白云观
建筑布局
白云观坐北朝南,分为中、东、西三路以及后院计四个部分,占地面积公顷多。
主要殿宇位于中轴线上,包括山门、灵官殿、玉皇殿、老律堂、丘祖殿、三清阁等建筑,配殿、廊庑分列中轴两旁。
山门前神路的前端有棂星门,为一四柱七楼木结构牌坊,正楼前后有额,前书“洞天胜境”,后书“琼林阆苑”。山门建于明代,面阔三间,单檐琉璃瓦歇山顶,汉雕花拱券石门,檐下额书“敕建白云观”,门前有石狮、华表等物。棂星门外有砖砌照壁,壁心嵌“万古长春”字样的琉璃雕砖。
山门内为灵官殿,原为四帅殿,面阔三间,进深一间,内奉官像。灵官殿后东西两侧有钟鼓楼,为方形二层建筑,东为鼓楼,西为钟楼,与其他寺观布置相反。其后为玉皇殿,坐落于高大的“凸”字形台基之上,殿面阔五间,三间前列月台,灰筒瓦歇山顶,殿内供玉皇大帝神像,现两侧的万历年间铸造的铜像为他处移来。老律堂原称七真殿,位于玉皇殿后,为观内道士宗教活动的主要场所。殿面阔三间,勾连搭建筑,前出月台。殿内供奉全真道祖师王重阳的七大塑像,丘处机居中,殿内正梁上悬康熙御书“琅简真庭”横匾。殿外月台右方立铜骡一骑,原为东岳庙之物,后移至此处。
丘祖殿为老律堂后一组自成院落的前列建筑,始建于金正大五年(,名处顺堂,清康熙年间改为贞寂堂,乾隆四十五年(改为今名,是全真龙门派后裔奉祀丘处机的殿堂,殿面阔三间,灰筒瓦歇山顶,殿内塑有丘真人和二胁侍像,有瘿钵置于石座上,相传为宋代遗物,为乾隆帝所赐。
三清阁
三清阁和四御殿是与丘祖殿组成院落的正房,上下两层,上为三清阁,下为四御殿,面阔五间,前出廊,是白云观中路北端的顶点建筑。三清阁供奉道教尊神玉清原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四御殿供天神界的四位大帝像。阁两侧有转角翼楼相通,东为藏经楼,原藏有明正统道藏和万历续道藏,后移交北京图书馆。西翼楼为朝天楼或望月楼。三清阁后为云集园,是白云观的后院,也是观最北端的建筑。云集园始建于光绪十三年(,园中以戒台、云集山房为主体建筑,另外尚有云华仙馆、友鹤亭、妙香亭、退居楼等建筑点缀园中。云集山房面阔三间,周以围廊;戒台位于其南,北向,为传经受戒之所,其两侧有游廊迂回,后有假山横亘。整个后院布局精巧、景色幽美。
观东路原有南极殿、真武殿、火神殿、斋堂等建筑,因所奉神像早毁,现已辟为寮房,作为居住区。东路尚有保存完好建于雍正年间的罗公塔,塔八角,砖石结构,雕花细腻,古朴庄重。西路建筑吕祖殿、八仙殿、元君殿、元辰殿、祠堂院等;祠堂在南端,为供奉白云观历代方丈神位之所;元君殿,亦称娘娘殿,建于乾隆二十一年(,面阔三间,歇山顶,中奉碧霞元君,为子孙娘娘和眼光娘娘,殿复有悬山各一座,下有催生娘娘和天花娘娘塑像,殿原为坐北朝南,现为坐南朝北,为观中的倒座殿;吕祖殿位于元君殿西侧,建庆十三年(,为一院落。院分前后亮殿,均面阔三间,两侧配以庑廊;前殿为八仙殿,殿中顺两山塑八仙像。
穿八仙殿而过为吕祖殿,为供奉吕洞宾的专殿,殿为绿琉璃瓦顶,为观中仅有;元辰殿在三清阁西侧,又名六十甲子殿,为供奉六十甲子星宿神像之所,殿面阔五间,灰瓦歇山顶,殿内原奉六十甲子像毁于“”,现为年补塑,并于新塑斗姥像做主神。
上海白云观在上海市上海市大境路259号。亦称“海上白云观”。清代末年,嘉定道士徐至诚在东星桥建雷祖殿。光绪八年(公元1882年)在仁济善堂绅的资助下,将雷祖殿移至今址。光绪十二年(1886)又扩建了斗姆殿、客堂及斋堂等建筑,光绪十九年(1893)又在上海商会会长陈润夫等人的资助下,再次扩建了三清殿、吕祖殿、丘祖殿,时占地面积达十四余亩,使其逐渐成为一座规模较大的全真道观。
上海白云观
光绪十四年(1888)住持徐至成进京,在北京白云观方丈高仁峒与清庭官员的协助下,改其庙为“海上白云观”,并请得明版《道藏》一部计8000余卷,供于庙内藏经阁上,以“留镇山门”,同时采用了较为建全的北京白云观规戒,确立了海上白云观的全真十方丛林地位,后经徐至成十余年的苦心修行与惨淡经营,遂成为上海颇具威望的全真道观。其建筑分前后两部分,前殿中为雷祖殿、藏经阁,东殿为客堂、丘祖殿,西殿分斋堂、斗姆殿等;后殿为三进,中为三清大殿,南为甲子殿、北为四御殿,东为救苦殿、西为吕祖殿、玉皇阁及钟鼓楼等建筑。三清殿内所供奉之张天师、许天师及五尊天将神铸,均为铜铸,高达177厘米,仪态端庄,面容慈祥,铸工精良,堪为上品,为清代所铸造,属道教文物。该观昔是上海著名的全真道观,现为上海市道教协会和道教文化研究中心所在地,是今日上海道教研究、教务活动、培养人才、对外联谊之中心。现保存部分建筑:灵宫殿、灵宵金殿、老君堂、雷祖殿等,其现存的七尊明代铜像,为全国其他道观所未见。现白云观的镇观之宝明版《道藏》经已移至上海图书馆珍藏。重庆市綦江白云观
白云观,传为老子遗址。明嘉靖年间江西道士杨常符游访至此修建道观,因挖地基时拾得一石砚,上刻“白云”二字,故以此命名。坐东向西,分上、中、下三殿排列。现已修复,被列为西南三大道教场所之一,香火旺盛。
綦江白云观
山顶上的飞身崖,更是险要。算白云观的亮点之一。底下悬崖百丈,阡陌纵横,此处是观景的瞭望台。在围栏拐角处还有一巨石的尖角点向外凸出,人无法直立行走,必须躬着身子爬过去。白云观有八景,八景各有其妙。
一、石笋参天:白云观前,阳桥跨处,巨峰如笋而中空。
二、南岩仙弈:白云观南,盘石棋局,传说系老子所刻,红黑棋子系其所炼之仙丹。传闻,若将棋子弃于岩下,次日仍将复原。
三、洞天玉井:白云观前稍右,有仙泉一眼,沁人心脾,清妙之感,不可名状。
四、琼枝连理:即在玉井之上,古树想取数丈,枝蔓交结不可解。
五、龙头云霭:白云观之西,一岩突出,如龙舌。
六、飞泉喷玉:在白云观西,天目庵前,清泉如一串串玉珠山下。
七、石梯呜琴:在观音堂前,水从石梯下淌过,声如宝珠落玉盘。
八、岩波双鲤:岩畔小池,清澈见底,不竭,金鲤伴游。
洛阳孟津白云观在孟津县老城乡东良村东南半公里许的邙岭翠云山北半坡上,是一座利用沟坡建成的有地面建筑和窑洞的道观。这里景色秀美,北眺黄河,南瞻首阳山舜帝庙,东有伯夷、叔齐扣马谏阻处,西有李密饮酒台。
孟津白云观
白云观原有祖师殿、崇圣母殿、老君殿、玉皇大帝殿,***均拆除。年,附近的善男信女集资在原址上重建了玉皇殿,五明三暗,单檐歇山,琉璃瓦,红门红柱,在绿树丛中十分耐看。东西依山崖凿窑洞十余孔,奉祀民间信仰诸神。
山下原有九龙殿和盛唐寺,均毁。观内散存有清代石碑数通。白云观每月初一、十五有庙会。
蕲春县仙人台白云观
蕲春仙人台位于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与英山县交界处,海拔米,雄居蕲阳之巅,以仙人台白云观为主体的东晋建筑群,历经风雨沧桑,至今保存完好,已成为黄冈市及蕲春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鄂东一个重要的道教圣地和旅游风景区。
仙人台白云观
传昔有吕洞宾曾在此下棋,故称仙人台。另传丁令威成仙后化鹤飞来。峭石东下刻菩萨坐像一尊,上额有清人涂景涛题写“仙人台”三个篆字。在此南眺渤海,北望古城,东看凤岫千障,西俯辽河炊烟,令人赏心悦目。
仙人台景区名胜古迹甚多,历史悠久,五大禅林,无量观中会、大安、香岩、三大寺均建在这个景区内。清代建的五龙宫、朝阳宫、太和宫殿、东极宫、宫、斗姥宫、圣先宫、慈祥观、石龙庵、木鱼庵、洪谷庵等十多处道教庙宇均分布在这个区域内,著名景点近百余处。
白云观大殿建的非常宏伟,庄严,气派,大殿中间供奉着道教主神“三清”: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神像高大,神圣,庄严。“三清”左边供奉着药王孙思邈,右边供奉的是慈航道人。
陕西省佳县白云山白云观
白云山白云观,又名白云庙,位于佳县城南的白云山上,濒临,蜿蜒跌宕,景色壮观。因庙依山而建故得名。这里白云缭绕、松柏苍郁、庙宇林立,是我国著名的道教圣地,素以关西名胜闻名于西北、华北等地。
佳县白云观真武大殿
数百年来,经过不断营建修葺,共建庙宇座,建筑面积.万多平方米,规模宏伟,气势壮观。这座古建筑群依山势高低起伏而建,以真武祖师殿为中心,殿、亭、阁、楼参差错落,星罗棋布。经滩头登白云观,须攀级台阶。观内底层建筑为五龙宫,有正殿、两廊、观音楼等。宫北为四道天门,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祠分列其上。真武殿是白云观的主要建筑,屋宇崇高,辉煌雄伟。殿前有钟鼓楼。钟楼的钟声,隔的山西境内亦可清晰听到,因而有佳县八景之一的“白云晨钟”之誉。真武殿四周的建筑有藏经阁、瑞芝阁、超然阁、七圣楼、玉皇楼、文昌楼、东岳庙、关帝庙、三灵庙、二斗祠、圣母祠、三清殿、三宫殿、白云洞、真人洞等。
白云观建筑精巧,别具一格,古朴典雅。观内保存有叙述道、佛教经变和山水人物的彩色壁画余幅。壁画内容丰富,绚丽多彩,系古代陕北民间和明代铁钟、清代铜钟等珍贵文物。
临夏白云观
临夏白云观坐落在甘肃省临夏市凤林路,是临夏地区道教全真派重点宫观之一。
临夏白云观
白云观的前身文昌观,始建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年,行宣政院经历善麻建。明洪武初,又有河州西南玉伦沟(今榆林沟三清观并入。三清观,元成宗大德四年(年道人何廷秀建。洪武七年(年,指挥徐景重修文昌观。二十六年(年作道纪司。成化四年(年增修三清殿。嘉靖二十五年(年编修《河州志》时,已改为道正司。明末道正司废。
清康熙四十五年(年,文昌观年久失修,殿堂零落,多已倾塌。知州王全臣,徙州衙西南之旧文庙于文昌观,建大成殿于三清殿废墟上,又建两庑、戟门、泮池、棂星门、塞门、牌坊以及启圣祠、明伦堂、名宦祠、乡贤祠、文昌阁、四贤祠、庄毅公祠、学正署、学训署等诸多建筑。河州城内文庙街之名自此始。
同治兵燹,三年(年城破,文庙毁。十二年(年兵祸息,知州潘效苏,徙建文庙于城内东南隅(今为建国小学,所留旧址仍归文昌观。光绪十年(年,知州周丕澧,重修文昌观,更名文昌宫。
光绪二十九年(年,文昌宫后院新建吕祖(吕洞宾殿,定名白云观。殿堂有匾曰“云集山房”。至是,殿堂、两庑、过厅、楼房,规模具备,形势壮观。吕祖殿北向,山门在前司街(今前进路;文昌宫、三清殿南向,山门在文庙街(今凤林路。北两院,南三院,统属白云观。
年,增修白云观山门、戏台。世纪年代,城内知名人士刘子翔、汪百川、鲁桂舫等、捐资,重修吕祖殿及其两厢。
年月日,省宗教局落实宗教政策,发文批准临夏白云观为道教活动场所。月日,市宗教局颁发“宗教活动场所登记证”。现已成立临夏白云观委员会,正积极筹备殿堂建设事宜,为恢复白云观昔日雄姿而努力。年月,临夏白云观初步建成平方米的吕祖文昌大殿。现为临夏市道教所在地。
甘肃省兰州白云观
据陈镰《白云观碑记》载,此观始建于清代道光十六年(,道观坐南面北,前临,原由东、中、西及后四部分建筑组成,规模较大,各种殿堂、亭阁、回廊、道舍等建筑及整个布局,皆具有明显的清代建筑风格,后屡遭破坏,今仅存三座大殿和钟鼓楼阁及戏楼。
兰州白云观
为兰州地区规模较大的道教全真十方之一,现为甘肃省道教和兰州市道教所在地。
淄博市博山区白云观白云观位于博山区夏家庄镇安上村,北靠东顶山,西有土岭相围,东是坡沟,南通村内。白云观始建于宋元年间,历代皆有重修的记载。
白云观正殿座北朝南,梁柱均系优质木材,白云观分上下两个院落,上为吕祖庙、下为三清殿,观前有一座影壁,砖砌而成,壁顶有兽脊怪纹。门前有台阶数级,两侧有坡石滑槽,青石雕狮分座大门两旁。大门两厢有右钟楼、左鼓楼。从大门到五殿的庭院两边有数株直径约三尺的古柏。
三清殿供奉的是“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通天教主”及其它铜铸神像,大殿内壁画有“三国”、“水淹七军”、“挂印封金”、“华容放曹”等。大殿两侧为厢房,是议事场所。观内两侧空地立有碑喝,大都在十年中遭到破坏。
白云观上院为吕祖庙,两院有石阶相通。吕祖殿依土洞而建,座西朝东,庙前一面,上方用青砖雕花垒砌而成,两上角有栩栩如生的蝙蝠,雕花垂柱;下方是用块打制精细的青石,扣筑而成的月门,门棉上方的“紫府清都”四个篆字十分显眼,进月门即是供奉吕祖的神台,再向里走是两条深不可测的土洞,相传这是韩广洋修练的土洞,洞直通东海,在夜深人静时能听到海涛波浪声。相传观内有个道士好奇,曾挎一篮子蜡烛想探个究竟(有说挑一担蜡烛,只走了不长一段路程,便烛尽摸黑而归。土洞现已塌陷堵塞。吕祖殿两侧有南北配房,院内有一水池,约五米见方,现院中花草皆已不在,仅存银杏树一株。
白云观其建筑式样与北京白云观相同,只是规模较小,所以人们称这里的白云观与北京的白云观为姊妹观。
年代后期,安上的白云观逐渐衰颓,名贵花卉被搬走,几十株粗大的柏树被砍伐,白云观大殿被拆除,如今只剩几段残墙断壁。
荆门市白云观
荆门市白云观,位于湖北省荆门市中心城区白云大道东侧,始建于东汉末期,为纪念道教著名人物吕洞宾而修建。起初建太平洞,唐、宋时更名为卧云洞,俗称白云洞。清乾隆五十一年(公元年辟洞建台,形成大规模的洞、台、楼建筑群体。每年四月十四日(吕洞宾生日,观内要举行盛大斋醮活动,善男信女云集于此,进香明烛,燃放鞭,纪念吕祖辰诞,祈求神灵赐予平祥。
荆门白云观白云楼
荆门市白云观栉风沐雨,历千余年之沧桑,幸存建筑仅为太平洞、斯台、白云楼。
这些宫观都历经沧桑,一些已不复存在只剩断壁残垣;一些也保留下来一些建筑,后恢复生机。十大白云观见证了道教的兴辱历程,也必将在新时期发挥它的价值。
作者怀霜
精品-
北京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