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两两组合,就可以模拟更复杂的事物——四象,比如四季、四方等等。四季变化是一个非常明显的时间变化,所以周易中通常用它来做时间的参考点。它的表示方法就是五行和干支,木火金水对应四季,为四象,土就是四季交接之际,为太极,这样五行和干支对应十二个月,来表示每个月的阴阳状态,这就是“月令”,它可以很方便的看出八卦的状态,在周易预测中应用非常普遍。比如得到“离卦”是好是坏?我们要看得到它时是什么月令,夏天的午月和冬天的子月状态就完全不同了。
各种卦象最终不过是阴阳的组合,老子说“三生万物”,孔子也只是说“四象生八卦”,而没说“八卦生六十四卦”,因为“三”组阴阳构成的“八卦”已经可以“生万物”,做“万物类象”了,六十四卦其实重在讲两个八卦间的关系,而不是作为一个独立单元存在,所以周易模拟事物的基本单元应该是“八卦”,正如孙悟空也是在“八卦炉中”练就了看清世界的火眼金睛,我们学习周易“八卦”是必过的一关。然后,我们要用变化的眼光来看待万事万物,因为宇宙在不断变化着,时间在不停的运转着,这种变化也可以用阴阳来表示,“一阴一阳之谓道”。因为它不是显而易见的,所以从古至今有各种表现时间的工具,古人用日晷,现代人用时钟,周易中也有它的表示方法,比如刚刚提到的“月令”。
这样“象”和“阴阳”逻辑就成为易学的两大思维主线,这两条主线也是一体的两面,一个重在性质,一个重在变化,而这个“一体”可以是宇宙自然,可以是社会百态,可以是身心思想,可以是“一切”,一切就是太极,是阴阳、四象、八卦,只是表达方式不同而已。这就是“天人合一”,用“万物类象”我们更容易理解万事万物之间共同的本质,一切都是八卦、都是四象、都是阴阳、都是太极,都在时空中不断地变化。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