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根据自己的认识能力将天下万物的认为是分为五类元素组成分别是:金、木、水、火、土,彼此之间存在相生相克的关系。
在《归藏易》关于五行相生记载:
五行相生:
(1:瀛鸯2:鸠烛 代表金)金生(5:蝎夔6:介赑 代表水)水,
(5:蝎夔6:介赑 代表水)水生(3:蛊羽4:犀婴 代表木)木、
(3:蛊羽4:犀婴 代表木)木生(7:丝咫8:雾餮 代表火)火、
(7:丝咫8:雾餮 代表火)火生(9:赉渫0:澞塬 代表土)土、
(9:赉渫0:澞塬 代表土)土生(1:瀛鸯2:鸠烛 代表金)金。
五行相生相克是怎么来的?历史多久了?
五行相克应该是上古的。最早有关它的文字记录是在《皇帝内经》,但皇帝内经出现的时间不知,它在文字出现以前就有了。是通过人们的背诵流传下来的。距今应该最少3000年了。章丘历史上有哪些杰出的人物
杜伏威(598~624),今相公庄镇河滩村人,隋末农民起义首领。少年时豪爽放荡,不事生产,与临济牧羊人辅公历史上晋朝是不是属水德
历史上晋朝是属金德,尚白。
公元266年,也就是司马炎泰始二年的九月,大臣们认为“今大晋继三皇之踪,踵舜、禹之迹,应天从民,受禅有魏,宜一用前代正朔服色,皆如有虞遵唐故事,于义为弘。”。
有一个叫孙盛的却说,“仍旧,非也。且晋为金行,服色尚赤,考之天道,其违甚矣。”他按照五德相生的算法,晋应该是金德,尚白。结果司马炎又听信了白色方案,结果变成了白色的海洋。按照“五行相克”理论,有人断言黄帝曾碰见过一条十几丈长的大蚯蚓,而蚯蚓属土,所以黄帝是土德;大禹曾碰到过青龙,青是木色,木又克土,所以夏朝是木德;商朝是金德,金克木,尚白;周朝是火德,火克金,尚赤;秦朝是水德,水克火,尚黑。到了汉朝,汉高祖刘邦不承认秦朝,从周朝的火德直接跳到水德,尚黑。到汉武帝时候,武帝觉得跳过秦朝的做法欠妥,改水德为土德,尚黄。西汉末年,刘向、刘歆父子认为朝代更替所遵循的规律是“五行相生”,而不是“五行相克”。历代君王的德性分别是:伏羲:钻木取火,应为木德;炎帝:接续伏羲,木生火,为火德;黄帝:接续炎帝,火生土,为土德;(与相克说一致)少昊:接续黄帝,土生金,为金德;颛顼:接续少昊,金生水,为水德;帝喾又归于木德;唐尧为火德;虞舜为土德;夏禹为金德;(与相克说不一致)商朝为水德;(与相克说不一致)周朝为木德;(与相克说不一致)秦朝忽略不计,汉朝直接承继周朝,木生火,所以,汉朝应该是火德。刘向、刘歆的颠覆性论点起初并不被西汉朝廷所接受,但到了新朝,王莽的政权得自“禅让”,他非常认可“相生说”,就接受了汉朝属火德的论断,自己的新朝则是火生土,属土德。到了东汉,汉武帝刘秀也认可“相生说”的原理,接受了“汉应火德”,所以,汉朝也被称为“炎汉”。三国时期,魏按照相生说,续为土德,蜀延续汉的火德,吴也同样相生为土德。两晋时期,晋朝接替魏,以金代土,自然定为金德。
孙盛和司马炎不是一个时期